20230117 年终总结

又到了年终岁末,分析总结下今年的情况。如果说把人生比作一颗竹子,那么去年年末换工作,正如拨出了新的一节竹节。目前这节竹节生长良好,只是遇到一些小的坎坷,远没达到可以承受的极限水平。

今年是婚后的第二年,我和媳妇的相互了解更进一步了。虽然已经在一起五年,但身份的改变促使我俩心理和行动上的变化,今年更有了脚踏实地的感觉。两个人更加了解彼此,关心彼此。她的工作顺利走上正轨是我最骄傲的事,她开始逐渐“正视”工作了!在她最近找到工作的这段时间里,她似乎有种沉寂已久、拨云见日的感觉。最近更是收到了重新工作后的第一笔工资,颇有点扬眉吐气的感觉,仿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国人又站起来了!用她的话说,重新接触社会让他信心倍增,虽然钱不多,但意义重大,感觉赚了全世界。

关于我的工作,从换工作后来新的单位工作,公司氛围比较轻松,可以专心完成工作,不再又其他干扰内心,过度牵扯精力的事情发生。从入职开始,就有海量的工作等着我,我从加入公司到今年的6月份几乎一直在饱和式工作,效率高且充实,加班不多。在配合的同事离职后,由于离职同事所处角色的缺失,额外多了一些和其他同事沟通的工作,工作上效率略微下降,但可以接受。在技术提升上,今年有较大进步,学习了react及其技术栈,结合之前vue的项目经验,对现代响应式客户端应用有了深入理解,这直接影响了随后技术积累的策略选择,更多的使用响应式模式替代原有命令式的设计和组织方式。另外,我开发了一套自己的中台系统,我希望经过打磨使这个中台可以快速搭建应用,在搭建系统的过程中,又反哺解决了我在实际工作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美中不足的是,一年里虽然工作做的不少,但企业领导对于我们开展的工作知道的信息比较少,年终汇报的时候,没有得到重视,好在另一位主管这块业务的领导发出声音,强调了本业务下一年的重要程度,这是一个好的信号。

亲友方面,我可以利用的时间开始变少,与亲友交流的机会开始越来越少,我始终在寻找机会,争取更多交流的机会。因为我始终相信,照顾好周围的人是生活最重要的事之一,互相交流还会接触新的信息,彼此带来新的机会,彼此分享喜悦,一起承担遭遇到的种种困难是人生奋斗的动力,彼此互相了解后总会互相影响补充能量,继续往前走。

锻炼方面,这一年与以往不同,我几乎没有锻炼身体。娱乐休闲的时间和质量也下降了不少,我发现自己的记忆力开始下降,代谢水平下降,运动技能下降,我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2023年会多加注意,流出更多时间给自己充电,恢复体能或是推迟减少退化的趋势。

总之,希望2023年继续有事做,可以发现接触新的东西,为生命带来意义!

关于中美对抗的一些小道分析

最近听到一段讲解,是卢麒元关于最近香港的财政政策应该如何决策的问题,听了他的解读后。脑海中的许多事开始变得清晰,从毛泽东时代到现在得中美竞争,犹如任督二脉打开了一样,以下是我的一些总结。

在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金本位消失后,美国与海湾国家建立布林顿森林体系后,以石油这种稀有工业刚需资源绑定美元,全世界交易石油以美元结算,这给与其他国家生产的商品以价值认定。过去日本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现在中国成长为新兴市场,都以美元-石油体系作为价值认定,其他国家拼命生产商品,赚取美元。美国不断印钞,发放到全球,作为兑换石油的信用基础,美国人民不用生产,只需要发出国债,直接印钞发给美国民众,这种赤子经济在近几年到达了临界值。

他的观点中提到了,当这个问题如今达到了临界点,该如何解决。第一次1971年这种美元危机,采用了将美元与黄金绑定改为美元与石油这种稀缺工业品绑定,第二次1985-1991年是将祸水东引,先放水满足经济体市场剩余生产力市场的需求,再加息让美元回流,美元资产升值,导致承载日本经济的房地产经济,以地产作为资产认定的经济破产。这反映了资本过剩产生的危机,(卢特意强调了这不同于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危机与问题)我的理解资本过剩的危机是,当一个经济体生产力过剩,迫切需要一种价值分配,价值认定标准时,而这个价值认定标准,衡量裁定的规则过于单一,甚至依赖外部势力时产生的威胁。比如上面当时日本的生产力强劲,全世界的钱都流到日本经济体,大家的钱炒股,炒房,炒各种东西,总之这种东西已经超出了它原有的价值的时候,当美元回流,也就是购买力流失,大财主逃走的时候,日元持有者手上的日元会大幅缩水,倾家荡产。

维持这种货币的强势地位需要几个条件,第一强大的军事实力,这种野蛮的能力可以强制摧毁一个经济体,或者轻微在你的关键供应链上做文章,第二需要尖端科技产品的生成能力,例如上面日本签订的《广场协议》,日本虽然生产能力强劲,但仍需要美国尖端科技产品以及技术作为支持,协议阻碍了本国发展尖端科技,对于一个没有国防力量而肯干活的国家,就像一个没有兵保护的肥头商人,乖乖任人宰割。这又一次印证了,政治实力是经济军事和其他实力的根本,没有好政治,就不能带来好的经济,好的科技,军事,文化实力等其他能力。

说回到我们国家,如今的中国,又一次来到了历史的拐点,但我们已经看到了一次日本挑战失败的结果。我们现在的处境非常像当时的日本,我们也有地产泡沫经济,炒房炒古董,艺术品等现象,这都是上面提到的资本过剩危机的表现。甚至在2010-2018年这中间,大量资本外逃,现在也有资本逃往国外(比如新加坡)。但不同的是,我们的政治体制领先于日本,经济规模没有完全依赖美元体系,近年来我国努力发展多边贸易,努力促成国际人民币结算的趋势,给与了一些在世界经济中没有角色的国家以位置,扩大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影响力范围和规模,让美国的赤子经济体系着实头疼。真是应了毛泽东的战略,不依靠美国和苏联,独立自主发展自己的核心产业才能不受制于人,才能有出路。看看过去日本、法国在挑战美国的过程中落败,再看看阿根廷在与英国的战争中被西方阵营扼住命脉。

诸葛亮在隆中对为刘备规划了总体战略,先拿下精益二州,命一上将镇守荆州,若天下有变,主公可引益州精锐出祁山,荆州上将引荆州之兵北上,则天下可定矣。2019年的疫情,这是这天下之变,疫情加速了美国赤子体系的狂奔,危机越是明显,环境与危机越是会裹挟决策者,实际的发展越是走形难以控制。前几年曾站队美国的国家诸如越南、菲律宾、印尼等国家纷纷按下暂停键开始观望,这种趋势一旦开始就很难停下,就像风助火势火助风势,其他小国都不敢轻易在两边下注,仿佛历史的大趋势就要到来。

现在又一次考验美国的人的时刻到来了,这一次的挑战者,相比于过去,在各方面都要领先一些。让我们相信祖国,一起见证历史吧!

By the way,说完正题,介绍下卢的预测和疑惑,港币的制定是与美元绑定,美元如果在竞争中落败,港币资产将大幅贬值,香港的财务决策该如何做,是全面拥抱人民币,还是采取其他其他策略,我不知道一个地区的财政是否可以以多种资产形式,多种货币进行配置,毕竟这不是个人资产。

卢的预测是,如果美国在这次竞争中落败,他不会像日本,法国一样沦为二等国家,毕竟欠着全世界的钱,捆绑了全世界大多数利益团体,这其中还包括中国国内的官僚资本!可能这就是国家领导人上台后打击官僚资本,追逃腐败资产的原因。如果美国在竞争中落败,因为美国资本的权力过大,很可能导致诸如加州德州不管其他州了,存在解体的风险。

当机会如雨点般打过来 有些聪明人总会闪转腾挪一一躲过

人天生会对周围的环境感到好奇,也会对成本过高的事情产生惰性。比如关于拖延症的讨论,有些事可能因为过程较长,成本过高导致人无从开始,那么解决他的方法在于将大的目标拆分成多个小的目标,逐一完成即可。如果是因为风险与收益比较模糊,那么应该花经历分析具体的风险和收益的关系,做出合理的选择。

比如一个风口的来临,所有人都有预感,这回让一波有准备的人乘上这一班车。那么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有机会乘上这一班车呢?如何提高自己抓住这次或下一次相似机会的概率呢?我的经验是保持好奇心,多多参与其中,掌握更多相关领域的信息,增加自己在这个方面的实践,积累声望名气或者说话语权。就算这一次差一点,也会多了一个维度的技能与信息(有的人管这个叫知识,但是我不爱用知识这个词,有些简单,有些便宜)。

有的时候,机会来了,就如一阵风吹过,有的人乘风起舞,有的人在门缝里大喊我草牛逼!慨叹什么时候自己才有这样的好运气。例子我就不列举了,尝试思考,就是一次提高脑力纬度的尝试,去触碰机会的一次尝试。

各向异性的发展是进化的基础

生物在自然界中繁衍发展,总会出现变异,这些变异中,大多是不利于生物生存的,会加速生物个体的消亡,但有极少数的变异会因为适应环境而被保留下来,使得物种得以进化。

倘若有外部因素,比如大气层被破坏、环境污染、高质量的粒子衰变等环境恶化发生,会提高变异发生的概率,进而进一步提高一个物种发生变异的频率。(1)

最原始的生命,像没有完整细胞结构的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分裂繁衍速度是超快的,因此他们变异的速度,进化的速度,产生新类型变种的速度也越快。

对于有性繁殖的个体,遗传基因往往由一对染色体构成,一条来自父系(雄性)的基因,另一条来自母系(雌性)的基因。这种由两条基因组合的新生命大大提高了变异的概率,当然另一条染色体可能也会掩盖、弱化变异的结果,总之这大大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甚至可能提高了新物种出现的速度。精卵结合的另一个可能的作用是,物种的蛋白质功能变得复杂,且体积开始变大,这点在爬行动物、哺乳动物、鸟类上体现的最为明显。让新物种得以摆脱原来的生活环境,迁移到适合物种生存繁衍的地域。但与简单结构的生命比较,复杂生命的进化速度较慢,因为复杂生命的繁衍周期往往更长。从这一点上看,复杂生物对于物种个体来说,进化的速度比简单结构生命要慢。

总结上面说的,繁育速度快,进化的速度越快;染色体数量变成2条,基因越复杂(基因序列长),进化的速度越快。那么将来的世界会不会诞生更复杂的基因组成呢?会不会出现第三个性别,甚至更多呢?我想这个大概是会发生的吧?!倘若这种物种出现,那么他的基因会更复杂,繁育周期可能会更长?因为他们很难找对象,要找到三观,啊不,要找到多观一致的三者比现在的两性匹对更难!三性/多性问题也会比我们的目前社会的两性为题更复杂,更难平衡。现在西方社会流行的LGBT多种性别主义,只是在主观精神上朝着这种方向发展,说不定随着这种观点的引导和生物医学的发展,真的会出现另一种性别和生理特征。想一想,一个新生儿,有一个他的巴巴,麻麻,还有。。果然我这种低纬度的生物去想这个问题头疼的很!我们还只能单核思考,很难练就多核并行的思考方式。

虽然真正生物学上的三性生物还未出现,但在人类发明文字,弥补基因传递信息效率低的缺点后,人类社会总体进化的速度大大加快了。比如我们发明了书籍,传承前人的经验;我们自然而然的发展了贸易,交换资源与信息;比如我们发明了谈判桌,代替了一部分战争。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这种多个纬度的产品、经营模式、政治制度已经诞生了!比如古希腊的讨论问题的广场衍生出了议会制度,比如因为合伙经营的人太多而发展出股份制的经营模式,比如复杂经济活动中各各种生产要素,个体互相交流碰撞磋商会大大提高这个生态的稳定性。这种由多个个体参与的经营方式,多个纬度因素互相影响达成的结果(或者说在同一纬度的投影)与上面提到的变异与进化的关系是相似的。那么,越是包容开放的系统越会吸收更多纬度的要素,从而提升整体的健壮性。但程度太大的环境变化又显得太过基因,让系统中的个体接受不了,倘若变化太大,那么这个系统可能会在一瞬间被摧毁。就像一个蚁穴被大水冲毁,一个小国被战争碾压一样!

在印尼,一场火山爆发过后,当地的生态系统几乎全部消亡。第一年,这里只是重新出现一些细菌和真菌,第二年,这里出现了苔藓和一些小的昆虫,如今那里又出现了灌木。一个生态又重新焕发出生机。正如上面说的,这个自然的生态系统中有越来越多的物种参与进来,在他们互相作用的过程中,让这个生态的健壮性越来越高。原来,世界的真理就存在于大自然中。

艺术家存在与各行各业

我们通常将绘画、音乐、电影等领域表现出杰出才能人成为艺术家。这几年,也有人将乔布斯称为将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的艺术家。其实艺术家不只存在于那些可以直观感受到创意与美感的领域,诸如绘画、音乐,他们也表现在文学、建筑领域,甚至一些工程领域。

文学大家的文字凝练于生活,字里行间让读者人感同身受,发自内心的与之产生共鸣。一些建筑、桥梁,让人耳目一新,他们突显了作者的性格,寄托了作者的观点,与当下千篇一律的程序化的高效建筑风格区别开来,让我们在看到他时,驻足停留,多了一些想象。我时常会感慨一些小工具设计的巧夺天工,一个小小的螺丝刀,竟然由如此多的零件构成,经过调整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工作场景,再比如汽车,飞机,枪械,简直是人类智慧的集大成者。再比如我的职业——编程,只要做到基本功扎实,了解程序的各个部分,那么写出的程序,模块之间彼此咬合,功能之间衔接顺畅,整体健壮,又不多出一丁点冗余的赘肉,让人阅读后从心底涌现出感动!总之,在各行各业中,或细心耕耘熟能生巧的人,或别出心裁开拓行业边界的人都是那个领域杰出的艺术镌刻者,都是那个把所在行业引领到卓越殿堂的艺术家!

最近精力不够状态下的一些思考

最近总觉得精力不够,有很多欲望要填,有很多事要做,总会勉强一些,想方设法抓住一些东西,仿佛不做就要失去。有限的精力被拉扯,但应付完这些事后,又觉得没有多余的精力做真正想做的事情。碌碌无为的人是否一生都在应付这些必须做的事呢?他们或许被一次次的刺痛,而因为疼痛还不够,于是“克服”了这些不适,继续做着那么看似必须完成的事,继续碌碌无为?

说起平庸,总要引入参考的对象,倘若整个社会都一种标准来作为参考,那么是否平庸很好判断,每个人开始的地方不一样,起跑线不一样,目标不一样,那么在这一标准下,达到什么样的成就才算达标呢?达标的成就与一开始的位置需要多少差距才算合格呢?这些标准、成就、付出、收获又是否符合我们的内心呢?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人人都在追求幸福,这种社会的共识和我的内心目标又是否契合呢?是否越是符合大家共识的标准,越是与自己背道而驰?

当然,融入社会与保持自我需要协调,尤其在他们遇到矛盾的时候。恐怕一些人在时代的约束下为了完成责任,确实会放弃自我,但庆幸的是,现在得时候对人的约束已经少了太多。一些基本需求已经可以完全满足,我很庆幸自己会有这样的想法,没有像其他人对物欲有太多的要求,吃饱饭、娱乐、学习、吸收新的观点、交换想法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目前,太多事情牵扯了我的精力,为了达成我的理想世界,只能果断斩断一些牵扯注意力的东西,让自己不再如意识到这一点前那样疲惫。那么被命运裹挟的人恐怕最可悲的一类就是完全意识不到这一点,却被趋势牵着鼻子走。到过年还有三个月,但愿我可以在年前结束这种状态,说一些“什么什么全都要懂得话”自然潇洒,然而这不是只需要主观的意志力就能达成的,这需要在保持主管信心的前提下,注意耐心和技巧,以理性思考为前提驱使自己打达成这些。计划与现实有偏差,我的理想世界也不应是固定不变的,捕捉这些偏差,调整我的计划,丰富我的理想世界才是正解!摆脱年轻时的狭隘,钻牛角尖,新的经历带来新的观点,协调好现实与理想的关系,这种成长的感觉让我满足,想到这些,让我兴奋,越来越好的生活让我比从前更有信心。

最近生活的变化

由于通勤时间太长,最近我们夫妻俩搬到了公司附近,大多数人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会表示不解,因为这需要一笔不少的支出。但我想,对于长期的生活来说,这笔支出是值得的。搬到公司附近的作用,不只在于花了一笔钱,节省了通勤的时间。

她说换了一个生活环境,有利于她切换生活的状态,在新的生活环境有更少的吸引她注意力的东西,方便他集中精力投入到主要的事情上。而周末我俩又会回到北边的“行宫”,娱乐生活两不误。

已经搬过来有一个星期了,对于我,我开始意识到,每天两个小时,每月50几个小时已经到了我的临界值了,精力付出与收获的比已经到了边际价值较小的程度。在这边,下班即到家,腾出了更多精力弥补从前的缺失,无论是精神上还是体力上都多处了空余的部分,用来查缺补漏,不再那样疲惫。更让我振奋的是,这多处的精力还会带来额外的机会,我每天多了一点自己的时间来娱乐自己,补充信息,学习技能,当然下班了可能还有额外加班。

变化带来新的机会,心态上也发生了变化,我开始变得更愿意拥抱变化,尝试不同。在原来,精神上的疲惫让我没有精力接收不可预期的变化,不愿意尝试可能掌控不了的东西。现在一切都在变好,可能在山穷水尽或是到了瓶颈期的时候,多一点感性,多一点拥抱变化的勇气,才是突破现状的关键。毕竟,生活是没法精确计算甚至严格控制的,她是不能未卜先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