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上一次2021年年末换工作前夕的心理状态,当时在孟老师的公司,处于一种较清闲的状态,公司的产品已经趋于稳定,每天到公司我会在社区学习一些技术,渐渐地,我越来越想实践已经学习到的东西,想象着掌握和使用他们,加之在一个地方时间久了,每天的生活一层不变因此打算离职,因为相处的时间较长,公司的氛围也不像市场上那么激烈,彼此间缓冲空间足够,不存在尖锐的博弈关系,老板主管都没有为难我,离职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也全力支持孟老师公司的业务。
没有生存压力,长期处于一种状态下会让人心烦意乱!现在是2023年11月底,我是2021年12月21日入职的新公司——辽宁便利电。刚入职的期间,工作安排特别多,尤其今年上半年遇到疫情居家隔离,任务更是多到平日的3-5倍,但是由于是居家办公,没有打扰,那段时间我感觉团队的工作效率起飞!每一个项目,每一项工作,都被清晰、有条不紊的完成,信息沟通通畅、高效。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我负责的几个项目又一次开始趋于稳定。。。难道上次的魔咒又一次降临?那种浑身难受,目标模糊的日子实在难熬!为了应对这种危机,我在今年尝试自己做了两个小的产品,但是因为缺少精力不能继续。想要练习一些额外的技能,比如画画,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是时间较少。加之家庭生活上,备孕要宝宝也让我和妻子发生一些矛盾。这些不顺都加重了我离职的倾向,我每天白天坐在单位,如果有工作安排会很快完成,就像在游戏里修理那些低级的哥布林、史莱姆,从前的问题都已经不是问题,新的问题不能满足胃口。我在工位上,不在像从前那样充满兴奋,期待屏幕里呈现出期待的信息!最最最重要的是,我的收入没有发生变化!虽然努力工作,但是在竞争的环境下,大家大都在努力工作!公司每年的年终述职后,会有考核,分ABCD四个等级,等级A会有10%加薪,俩B等同于一个A,CD是较差的评级。我在2022年的评价是B,我充分地积极完成工作,不会额外的表演,B的评价是正常情况,那么今年年底大概率也是B,会有10%的加薪,但是这种加薪就像一只怪物在嘲讽着你一样,他代表着普通与平庸。看吧,你并没有任何亮眼的表现,外界的认可和加薪完全取决于公司的安抚绥靖制度!即是公司的业务起飞,我依然处于被动的境地。
奇怪的事情总在发生,可能因为工作能力或是公司想节省成本,周围的同事被接连请走,这些我多多少少可以感觉到,但我只是觉得被请走的同事在对领导的意图理解上有偏差,公司可以选择包容和培养,还不至于被请走的地步。况且被请走的四人中,有两个是特别有工作积极性的,但是面对这样的结果不是很讽刺,很打击吗?难道这就是市场竞争下的残酷规则?我的工作可替代性更高,模块化标准化更高,虽然我对自己比较有信心,但市场也这样认为吗,公司一直会相信我吗?这种不安让我越发觉得被动,仿佛身处黑暗森林法则约束的市场环境里,心理缓冲空间一度降低。
转念一想,这么多困扰的事情,的确很难回到纯粹的心理状态,我说的纯粹并不是与世俗相隔太远,脱离现实的清高状态。而是面对世俗的看法能够理解,面对矛盾和困难,可以清晰的分析判断,理性选择。现在得工作状态既然如此困扰,不如主动放弃一些东西,公司今年由于一些原因扣除了3%的薪资,年底可能还有一些福利奖金。这些东西对于眼前的问题应该放在次要位置,当前我的状态可能已经快达到阈值,因此我和主管商议后决定离职。期初,主管还表示可以和领导商量,是否可以停薪留职保持保险,这里我还是很感谢主管牛哥对我的认可。不过普通员工停薪留职对于大多数企业一般是不接受的,不出意外,第二天主管回复我这个不太行。
今早想来,猛然觉得心有余悸,想起网上流传的裸辞之后长期找不到工作的人较多,从过来没有过的恐惧,况且还有备孕和未来宝宝的养育责任。虽然想过这些问题,但现在真正处于离职状态后还是会有顾虑。无论如何,既然已经提出离职,就需要从现在得情况出发考虑,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可能会体验到饥饿的感觉,饥饿的滋味或许也是我新的机会!目前,我为自己列出了一系列清单,包括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方面的提升;企业财务经营方面的问题需要了解解决;其他行业的了解;尝试联系多年不见的朋友,多一些交流;也会考虑兼职赚一些钱;还有不能忽略的娱乐方面的,我列出了两个电视剧,几部想看一直没看的电影,动漫。在制定长期计划的同时,总要设置一些小的,暂时休息的节点,希望这次离职的经历对往后的人生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