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离职后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回想上一次2021年年末换工作前夕的心理状态,当时在孟老师的公司,处于一种较清闲的状态,公司的产品已经趋于稳定,每天到公司我会在社区学习一些技术,渐渐地,我越来越想实践已经学习到的东西,想象着掌握和使用他们,加之在一个地方时间久了,每天的生活一层不变因此打算离职,因为相处的时间较长,公司的氛围也不像市场上那么激烈,彼此间缓冲空间足够,不存在尖锐的博弈关系,老板主管都没有为难我,离职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也全力支持孟老师公司的业务。

没有生存压力,长期处于一种状态下会让人心烦意乱!现在是2023年11月底,我是2021年12月21日入职的新公司——辽宁便利电。刚入职的期间,工作安排特别多,尤其今年上半年遇到疫情居家隔离,任务更是多到平日的3-5倍,但是由于是居家办公,没有打扰,那段时间我感觉团队的工作效率起飞!每一个项目,每一项工作,都被清晰、有条不紊的完成,信息沟通通畅、高效。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我负责的几个项目又一次开始趋于稳定。。。难道上次的魔咒又一次降临?那种浑身难受,目标模糊的日子实在难熬!为了应对这种危机,我在今年尝试自己做了两个小的产品,但是因为缺少精力不能继续。想要练习一些额外的技能,比如画画,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是时间较少。加之家庭生活上,备孕要宝宝也让我和妻子发生一些矛盾。这些不顺都加重了我离职的倾向,我每天白天坐在单位,如果有工作安排会很快完成,就像在游戏里修理那些低级的哥布林、史莱姆,从前的问题都已经不是问题,新的问题不能满足胃口。我在工位上,不在像从前那样充满兴奋,期待屏幕里呈现出期待的信息!最最最重要的是,我的收入没有发生变化!虽然努力工作,但是在竞争的环境下,大家大都在努力工作!公司每年的年终述职后,会有考核,分ABCD四个等级,等级A会有10%加薪,俩B等同于一个A,CD是较差的评级。我在2022年的评价是B,我充分地积极完成工作,不会额外的表演,B的评价是正常情况,那么今年年底大概率也是B,会有10%的加薪,但是这种加薪就像一只怪物在嘲讽着你一样,他代表着普通与平庸。看吧,你并没有任何亮眼的表现,外界的认可和加薪完全取决于公司的安抚绥靖制度!即是公司的业务起飞,我依然处于被动的境地。

奇怪的事情总在发生,可能因为工作能力或是公司想节省成本,周围的同事被接连请走,这些我多多少少可以感觉到,但我只是觉得被请走的同事在对领导的意图理解上有偏差,公司可以选择包容和培养,还不至于被请走的地步。况且被请走的四人中,有两个是特别有工作积极性的,但是面对这样的结果不是很讽刺,很打击吗?难道这就是市场竞争下的残酷规则?我的工作可替代性更高,模块化标准化更高,虽然我对自己比较有信心,但市场也这样认为吗,公司一直会相信我吗?这种不安让我越发觉得被动,仿佛身处黑暗森林法则约束的市场环境里,心理缓冲空间一度降低。

转念一想,这么多困扰的事情,的确很难回到纯粹的心理状态,我说的纯粹并不是与世俗相隔太远,脱离现实的清高状态。而是面对世俗的看法能够理解,面对矛盾和困难,可以清晰的分析判断,理性选择。现在得工作状态既然如此困扰,不如主动放弃一些东西,公司今年由于一些原因扣除了3%的薪资,年底可能还有一些福利奖金。这些东西对于眼前的问题应该放在次要位置,当前我的状态可能已经快达到阈值,因此我和主管商议后决定离职。期初,主管还表示可以和领导商量,是否可以停薪留职保持保险,这里我还是很感谢主管牛哥对我的认可。不过普通员工停薪留职对于大多数企业一般是不接受的,不出意外,第二天主管回复我这个不太行。

今早想来,猛然觉得心有余悸,想起网上流传的裸辞之后长期找不到工作的人较多,从过来没有过的恐惧,况且还有备孕和未来宝宝的养育责任。虽然想过这些问题,但现在真正处于离职状态后还是会有顾虑。无论如何,既然已经提出离职,就需要从现在得情况出发考虑,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可能会体验到饥饿的感觉,饥饿的滋味或许也是我新的机会!目前,我为自己列出了一系列清单,包括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方面的提升;企业财务经营方面的问题需要了解解决;其他行业的了解;尝试联系多年不见的朋友,多一些交流;也会考虑兼职赚一些钱;还有不能忽略的娱乐方面的,我列出了两个电视剧,几部想看一直没看的电影,动漫。在制定长期计划的同时,总要设置一些小的,暂时休息的节点,希望这次离职的经历对往后的人生有帮助!

当今年轻人普遍的焦虑与烦躁

最近几年,网络舆论逐渐泛滥起躺平、内卷的争论,各种声音充斥在耳边,一开始让人摸不着头脑,迷失方向。就像消息被传的多了,就像变成真的一样,普遍的烦躁情绪逐渐引起了我的焦虑。

今天原单位的主管请教讨论一个问题,他顺便问了我的近况,我表示还可以,他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焦虑,说每天刷短视频都会给他推送各种中年男人下岗难就业的情况,各种描述与他非常吻合。听着好像他仿佛已经下岗了,似乎已经在油锅的边缘,感受着滚烫的蹦出的有点子落在他的身上!即使已经作为有一定成就的人,势必也受到了网络上负面情绪的影响,难以着眼于手头的事情,脚踏实地的工作,结合自己的情况和环境理性的分析,更何谈做较长期的规划?最后我没能安抚他,他说了一句实在不行,去送外卖,干啥都饿不死。说实话,他了解技术工作的全链条,又懂一两个垂直行业的业务,吃饭总不成问题的,可能上升的预期得不到满足吧。

说说我的情况,我在最近的3年多里,陆续出现了几次“看不到希望,快点毁灭躺平的想法”,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调整欲望,给要做的任务清单减少一些“必须”的项目。之前,我每年都会把LOL玩到黄金段位,当做今年的最低标准任务!但是随着游戏环境的恶化和自身年龄的上涨,达成这一当年看起来简单的目标,难度已经越来越大。玩游戏的发挥水平直接反应了我的生活精神状态,这二者几乎是正相关的!当我在去年做出一个决定,放弃LOL的黄金段位后,真的是给了自己一个机会!我获得了大量的时间,留出了一些时间陪家人,看一些书,做了三个自己的软件项目,睡眠也比之前早了许多。而且我发现休息充足,对身体也产生了变化,可能是因为抵抗力恢复了一些,皮肤的炎症开始自愈!因此,今年一旦出现烦躁和焦虑的现象,我会减少自己任务清单上的选项,尤其是那些结果不依赖主观行为决定的项目,这些事的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犹如赌博一样,比如合作竞技类游戏!每个项目之间多一些休息时间,让自己的精神变得稍微松弛一些,处理接下来的问题会越发游刃有余!

说实话,面对大龄失业的现象,我也是比较恐惧的。这种情况的产生还是因为科技进步,生产效率提升,对人素质要求提升进而加剧了竞争。既然加剧了竞争,更需要减除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把时间留在重要的方向。最近我总在考虑辞掉工作,让自己暂时休息一段时间的打算。我给自己列了一条很长的清单:包括保持轻量的运动,备孕,玩游戏尽量达到自己的巅峰状态,完善自己的软件项目,联系一圈朋友(虽然我知道他们很忙)互相了解近况,刷剧补番,尝试接触新的行业等。我总觉得做一份职业一辈子是一件有点赔本的事情,想更多的了解与现在正交的行业,这才是最让我兴奋,最让我有突破的可能的事。而与之相反,现在的状态是,不敢轻易冒险,畏畏缩缩,希望这一切不是空想,会在短时间内尝试总结出具体的步骤,一步,两步。。。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