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阮一峰《未来世界的人》

1.关于大学

现在的大学课程设计和体验会削弱学生的竞争力 当学生上了一所普通高校 学习了陈旧的知识后 会降低找工作 改善生活的能力 但对于刚刚从高考中解放出来的国内学生而言,高考与课业占用了大量的精力,以至于难以获得体验生活的机会,更不会培养对抗生活带来的困难的能力,这些问题在时间纬度上会滞后一些出现,但人精力最充沛,积极性最高的时间可能已经过去。

我在大学延期毕业 呆了五年,前四年犹如行尸走肉一般疲于应付各种课程考试报告,只有在最后一年大五的时候才真正体验了最爽的大学生活,健身,通过网课进行学习,付费参加职业培训,每天记录生活,时长与朋友交流信息。倘若大学四年都这样度过,那简直是开挂的人生。但很快,我逃出了传统大学的魔爪,很快又调入了另一个陷阱,面对重复的、没有挑战的、边际价值越来越低的工作内容。现在的我,因为生活固定开支,勉强维持着现在的工作。体重上升,自己的时间变少,难以达到自己预想的样子。无法评估明天的风险,希望越来越小。我曾无数次试图改变现状,可能需要放下现在的一切,打破自己成为的角色,才能有机会体验新的空气。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面对大多数人的不借,尤其来自亲人,就像上一次延期毕业一样,这种被动趋势或许才是促使我现实自我的机会。逆境往往存在机会,大多数能力卓越的人可能不是主动达成成就,而是被迫只能抓住唯一的机会,沿着风险奇高的、蜿蜒崎岖的道路达成成就的。幸运的是,因为小时候的经历,习惯于别人的不理解,在逆境中不慌乱,对抗误解与偏见,镇定理性是我的优势。

2.关于“简历”产品

在经济下行周期时,信心不足,消费市场低迷,企业裁员,找工作的困难增加。企业招聘的过程以简历作为媒介链接雇员和雇主,一个人的能力如果不能反应在简历上将会让雇员和雇主的利益受损,如果有人夸大简历,甚至远超过自己的实际能力,会让雇员获益,让雇主增加辨别简历,验证人真正能力的成本。在最近的前端招聘领域,甚至整个互联网那个行业都出现了一个门路,那就是有经验的招聘人员或互联网从业人员帮助面试者制作简历,训练面试技巧,甚至成为抢手顶替面试者进行面试。这其中投简历作为促成面试第一步,因此如何包装一份漂亮的简历,这面试过程中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包装好“简历”这是产品将是进入互联网行业的第一份作品。

3.关于现在的招聘软件 存在过多职业HR的问题

现在的招聘市场 存在过多找工作的人过剩 雇主招聘不到人的情况,这其中充斥了大量职业HR的为了完成任务而做的无用功。招聘软件的角色大多分为两种,一边是工作岗位的生产者 来自猎头企业/企业老板/部门主管/职业HR,另一边是岗位的消费者,是拥有符合岗位需求的寻职人员。而现在生产者中,创业公司或小企业往往根据自身需求亲力亲为,吸收社会上与自身企业极度契合的雇员,猎头企业因为利润足够,也会为甲方企业量身定制寻找符合定位的雇员,且主要面对群体较小的高端人才市场。

现在主要需要强调的问题是,一些大企业因为岗位分工精细明确,工作内容范围相对明确,因此雇佣职业HR专门负责招聘工作,职业HR的工作范围也相对明确,根据简历筛选雇员,考核雇员基本情况,避免招入道德水平时常、个人问题较多的异类,这在统计学可以理解为线性回归方法中远离回归曲线的点,满足这部分雇员的成本往往过高。但这些奇怪的异类往往与创意、开拓、迸发联系在一起。而大多数职业HR为了完成任务,不会考虑招聘这样的异类,如何不犯错误,按照规则招聘到稳定的螺丝钉才是职业HR的素养。而这些职业HR与雇员雇主最佳匹配是互相矛盾的,未关注到这个问题的人,往往会参考普片的意见,如何提高中签的机会,提高简历命中的可能。因此雇员优化简历与职业HR的规则极大的增加了雇员雇主匹配的成本。

对于大企业而言,招聘成本是因为人越来越多而增加的副作用,是管理成本的延伸,因为已经占据优势,因此额外付出一些成本负担到“招聘到垂直领域的人才,而非最适合企业的人才”,这种结果是可以接受。对于招聘者而言,如何与企业直接负责人对话,如何与业务主管对话,找到最需要自己的企业,争取最大的利益才是雇员需要关注的,”BOSS直聘“软件最初的口号,找工作,跟老板谈是最直接的诠释。但是现在的BOSS直聘为了迎合市场,扩大市占率,已经发展到与其他招聘软件无异。正如拼多多填补了低端市场的空白一样,【找工作,与老板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BOSS直聘的切入点。

4.产品做大后 出现的机会–做市场上现有产品的低配版

一个产品如果需要适应市场,照顾所有的用户,势必添加过多功能,强大丰富的功能往往会给产品开发造成巨大的工作量,造成产品变得过重,另一面,因为产品功能丰富,反而增加了用户的学习成本。要知道一个普通的新用户并不想了解一个软件全部的细节,这一点在一个长期运行的游戏中特别普遍,例如魔兽世界、冒险岛、地下城与勇士,新内容可以吸引用户持续留在产品内,但过多的内容会导致新用户的学习成本陡增,我现在回到这三款游戏中,几乎完全是不知所措的状态,不知道目标是什么,不知道这个游戏的乐趣,巨人网络的创始人史玉柱回到自己发迹的《征途》游戏了,也有类似的情况,不知所措,不知道该玩什么。

因此对于一个过于成熟的产品,往往存在做一个低配版产品的可能,这个新产品只需保留其核心功能和玩法即可,目的是锁定一部分用户,上面说的“新BOSS直聘”也是类似的道理。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精比如PC上出现简版的QQ,抖音极速版,微信对于手机QQ也有类似的替代效果,淘系产品的周期性改版也同理。

又或者另一个思路,做类似功能或相同核心功能的产品,面对另一个特定的用户群体。参考各种垂类电商产品有这类思路的影子。例如当年的京东和当当。

5.标准化与个性

技术的普及 让整个社会的成本降低 生产的产品标准化 但越是标准化 越会促使人们对个性的关注 越会让有个性的人或事物被关注 无论这种关注度是否会令他获益

尤其在中国 这种流行循规蹈矩的地方 上一代人面临着严重的生存挑战 不得不服从统一的 规范的规则 那么偶尔遇到一个个性鲜明的个体 就成了大家眼里的香饽饽 我记得在90年代 歌手费翔因为俊俏的混血面庞和超前的个性穿着着实在内地大伙了一把 类似的由香港歌手演唱的我的中国心 因为风格与内地不同 但词曲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 至今仍被传唱

6.电影与旅行 电子游戏与别里科夫

现在的娱乐当时多种多样 而电影的制作成本颇高 且为用户带来的感官体验是被动的 现在国内旅游成为了一种新的娱乐方式 特别受追捧 这是一种主动选择的体验 在每一个节点不同的选择都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如果说人的一生根本就没有意义 人的一生就是在尽可能多的去体验不同的事物 那么旅行就最好的实现

相同的 电子游戏也会提供不一样的体验 且选项更多 不受物理世界法则的约束 上天入地 超越时空的体验更吸引我们 但介于传统想发的局限性 电子游戏一直不被传统文化所接受 虽然这种趋势在被扭转。尤其对于老人们,电子游戏的陌生会让其不知所措,甚至难为情或害怕。最近,一则养老院的老人们习惯玩英雄联盟的云顶之弈模式被报道,报道中各种老人们研究的套路打法,推演过程和参加的比赛被大加赞扬。或许,多一些这样的正面报道的引导,会驱逐老一辈人对于像电子游戏或动漫等一些新生事物的偏见。让老人们真正享受时代的宏利,感受技术变革带来的幸福,但这不仅需要老人们主动拥抱新事物,也需要我们耐心的传递自己的想法,用容易接受的方式分享新事物带来的不同体验。

7.读卡辛斯基的警告《论工业社会及其未来》

体系崩溃造成混乱与革命,从小到大,曾不只一次的听到这样的场景,一个人提出了观点但不被采纳,于是他赌气的说出,就按这个情形一直下去吧,等到他崩溃才好!说实话,面对问题,可能不需要改善或解决,推动加速一个体系的崩溃可能也是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当一个体系崩溃后,就会显示混乱,革命与重组。

8.现在的社会秩序,规则,信誉体系,塑造身心健,对社会有用的人就是技术革命后创造的跨越种族的宗教!这种共识由技术发展应运而生,同时也在维持巩固现在的体系,它将人的生活高度标准化,将人分门别类,正在逐渐消除差异。古代即有人说出“学成文武艺,献与帝王家”的话,现在这句话依然受用,而且运行的越来越稳定。

2023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