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小时候的事,小时候遇到周末和假期,总是去两边老人农村的家渡过,因此,在两边都留下了许多回忆。姥家在金星乡宝兴村,每次去都要做大客汽车走45分钟,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45分钟总是那么的漫长,每次坐车,没一会我就会问我妈,还有多长时间啊,然后一边看着窗外的景物从眼睛略过,一边盯着车上挂着的钟,希望它走的快一些。因为走的次数多了,我几乎记得沿途的每一处,包括沿途的树联排有几棵,每个村庄的人家大门的颜色,每过一个转弯,每过一个村庄的最后一户大铁门,我都在心理暗暗高兴,离姥家不远了。
记得有一次去宝兴,我妈带着我家电饭锅去的,说是帮我老师买点蜂蜜。那个电饭锅可真有年头,直到我上大学回来还是能用,最后也没坏,因为电饭煲方便才换了它。我妈带着我到了宝兴,先回姥家休息一会,我姥和我每次见面都格外高兴,那时候我总是挂在嘴边,我和我姥最好!第二天上午,我妈带我出门,捧着电饭锅去上了群,宝兴村分两个屯,上了群,下了群,是两处群落,被一个小山隔开。娘俩走了半个小时,到了上了群,这边人没有下了群人多,我们打听到了养蜂人家。但是到了人家,门锁着,小时候关于门锁着总有一种莫名的失望,像是找邻家小伙伴没找到似的。听人说养蜂人上山干活了,建议我们去村里广播问问,要是人在山上没走远,听到广播,能下山来。我们到了一个负责广播的人家里,说明来意,那人带着我俩去了村里广播室,一个屋子里,放了一个小桌,铺着红布,桌子正中央放着一个话筒,一个杆支出来一个头,头上面也缠着红布。当时也没见过这东西,觉得新奇。负责广播那人打开机器,一阵电流声刺耳,他拍了拍话筒,砰砰砰!“那个,xxx,有人来了,买蜂蜜,听到赶紧下山。xxx,有人来你家了,买蜂蜜,听到回来吧。”重复了几遍,笑呵呵说,完事了。我妈道谢过后,我俩又回到养蜂人家门口。又过了大半个小时,我的耐心早就已经消耗殆尽,中午热,渴,无聊,扯着我妈的手一遍一遍的问,“没意思,咱啥时候回去啊。”直到最后,那人终于回来了,我妈买了点蜂蜜,记不清用啥包着,好像是所料袋,然后放电饭锅里了,哈哈哈。回来的时候,我记得我俩是在路上遇到熟人,坐着别人的牛车回来的,走路或站着小半天,总算是坐车歇会了。
去年也买过蜂蜜,微信转钱,三天就到了,和那时候相比,效率真是高了太多。你想想,一位老师托家长买蜂蜜,我俩去40里地的一个村,再走3-4里地,找人等人,再回来给我的老师。这一路九九八十一难的,堪比取经。现在回想起当年的事,还真觉得有意思,特此记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