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在自然界中繁衍发展,总会出现变异,这些变异中,大多是不利于生物生存的,会加速生物个体的消亡,但有极少数的变异会因为适应环境而被保留下来,使得物种得以进化。
倘若有外部因素,比如大气层被破坏、环境污染、高质量的粒子衰变等环境恶化发生,会提高变异发生的概率,进而进一步提高一个物种发生变异的频率。(1)
最原始的生命,像没有完整细胞结构的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分裂繁衍速度是超快的,因此他们变异的速度,进化的速度,产生新类型变种的速度也越快。
对于有性繁殖的个体,遗传基因往往由一对染色体构成,一条来自父系(雄性)的基因,另一条来自母系(雌性)的基因。这种由两条基因组合的新生命大大提高了变异的概率,当然另一条染色体可能也会掩盖、弱化变异的结果,总之这大大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甚至可能提高了新物种出现的速度。精卵结合的另一个可能的作用是,物种的蛋白质功能变得复杂,且体积开始变大,这点在爬行动物、哺乳动物、鸟类上体现的最为明显。让新物种得以摆脱原来的生活环境,迁移到适合物种生存繁衍的地域。但与简单结构的生命比较,复杂生命的进化速度较慢,因为复杂生命的繁衍周期往往更长。从这一点上看,复杂生物对于物种个体来说,进化的速度比简单结构生命要慢。
总结上面说的,繁育速度快,进化的速度越快;染色体数量变成2条,基因越复杂(基因序列长),进化的速度越快。那么将来的世界会不会诞生更复杂的基因组成呢?会不会出现第三个性别,甚至更多呢?我想这个大概是会发生的吧?!倘若这种物种出现,那么他的基因会更复杂,繁育周期可能会更长?因为他们很难找对象,要找到三观,啊不,要找到多观一致的三者比现在的两性匹对更难!三性/多性问题也会比我们的目前社会的两性为题更复杂,更难平衡。现在西方社会流行的LGBT多种性别主义,只是在主观精神上朝着这种方向发展,说不定随着这种观点的引导和生物医学的发展,真的会出现另一种性别和生理特征。想一想,一个新生儿,有一个他的巴巴,麻麻,还有。。果然我这种低纬度的生物去想这个问题头疼的很!我们还只能单核思考,很难练就多核并行的思考方式。
虽然真正生物学上的三性生物还未出现,但在人类发明文字,弥补基因传递信息效率低的缺点后,人类社会总体进化的速度大大加快了。比如我们发明了书籍,传承前人的经验;我们自然而然的发展了贸易,交换资源与信息;比如我们发明了谈判桌,代替了一部分战争。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这种多个纬度的产品、经营模式、政治制度已经诞生了!比如古希腊的讨论问题的广场衍生出了议会制度,比如因为合伙经营的人太多而发展出股份制的经营模式,比如复杂经济活动中各各种生产要素,个体互相交流碰撞磋商会大大提高这个生态的稳定性。这种由多个个体参与的经营方式,多个纬度因素互相影响达成的结果(或者说在同一纬度的投影)与上面提到的变异与进化的关系是相似的。那么,越是包容开放的系统越会吸收更多纬度的要素,从而提升整体的健壮性。但程度太大的环境变化又显得太过基因,让系统中的个体接受不了,倘若变化太大,那么这个系统可能会在一瞬间被摧毁。就像一个蚁穴被大水冲毁,一个小国被战争碾压一样!
在印尼,一场火山爆发过后,当地的生态系统几乎全部消亡。第一年,这里只是重新出现一些细菌和真菌,第二年,这里出现了苔藓和一些小的昆虫,如今那里又出现了灌木。一个生态又重新焕发出生机。正如上面说的,这个自然的生态系统中有越来越多的物种参与进来,在他们互相作用的过程中,让这个生态的健壮性越来越高。原来,世界的真理就存在于大自然中。